結合生產現場存在問題,推進定置管理
在我們的生產當中,經常出現某個員工在車間、庫房等地到處尋找物料、工具、文件的現象,造成嚴重的工時浪費,嚴重影響到生產效率和工作效果,暴露出現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,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,公司決定長期細致地推行定置管理的辦法和要求。
今天,公司花10分鐘組織生產部、技術部全體員工召開關于“定置管理”的學習和部署,學習的主要內容如下:
關于“定置管理”的講解
定置管理將生產現場中人、物、場所三要素分別劃分為三種狀態,并將三要素的結合狀態也劃分為三種。見下表:
要素 |
A狀態 |
B狀態 |
C狀態 |
場所 |
指良好的作業環境。如場所中工作面積、通道、加工方法、通風設施、安全設施、環境保護〔包括溫度、光照、噪聲、粉塵、人的密度等〕都應符合規定。 |
指需不斷改進的作業環境。如場所環境只能滿足生產需要而不能滿足人的生理需要,或相反。故應改進,以既滿足生產需要,又滿足人的生理需要。 |
指應消除或徹底改進的環境。如場所環境既不能滿足生產需要,又不能滿足人的生理需要。 |
人 |
指勞動者本身的心理、生理、情緒均處在高昂、充沛、旺盛的狀態;技術水平熟練,能高質量地連續作業。 |
指需要改進的狀態。人的心理、生理、情緒、技術四要素,部份出現了波動和低潮狀態。 |
指不允許出現的狀態。人的四要素均處于低潮,或某些要素如身體、技術居于極低潮等。 |
物 |
指正在被使用的狀態。如正在使用的設備、工具、加工工件,以及妥善、規范放置,處于隨時和隨手可取、可用狀態的坯料、零件、工具等。 |
指尋找狀態。如現場混亂,庫房不整,需用的東西要浪費時間逐一去找的零件與工具等物品的狀態。 |
指與生產和工作無關,但處于生產現場的物品狀態。需要清理,即應放棄的狀態。 |
人、物、場所的結合 |
三要素均處于良好與和諧的、緊密結合的、有利于連續作業的狀態,即良好狀態。 |
三要素在配置上、結合程度上還有待進一步改進,還未能充分發揮各要素的潛力,或者部傷要素處于不良好狀態等,也稱為需改進狀態。 |
指要取消或徹底改造的狀態。如凡嚴重影響作業,妨礙作業,不利于現場生產與管理的狀態。 |
定置管理就是把“物”放置在固定的、適當的位置。但對“物”的定置,不是把物拿來定一下位就行了,而是從安全、質量和物的自身特征進行綜合分折,以確定物的存放場所、存放姿態、現貨表示等定置三要素的實施過程,因此要對生產現場、倉庫料場、辦公現場定置的全過程進行診斷、設計、實施、調整、消除,使之管理達到科學化、規范化、標準化。定置管理的核心就是盡可能減少和不斷清除C狀態,改進B狀態,保持A狀態。同時還要逐步提高和完善A狀態。
在工廠生產活動中,最主要的要素是人、物、場所和信息,其中最基本的是人與物的因素。在生產場所中,所有物品都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而存在的,因而必須使物品以一定的形式與人結合。其結合方式有兩種:
1.直接結合,即人所需要的物品能立即拿到手的結合。通常指隨身攜帶或放在身邊垂手可得之物。這種結合不需要尋找,不需要由于尋找物品而造成工時消耗。這是人所追求的理想結合。
2.間接結合,即人和物處于分離狀態,必須依靠信息的作用才能結合。通常處于間接結合狀態的物品,是人在生產現場看不到摸不著的。如存放在侖庫的毛刷,它放在何處?是何物?如無確切的信息是找不到的,當然也就不可能實現結合。
學習了以上的知識和內容之后,接下來就是實施工作,公司擬定實施步驟如下:
第一步,組織學習,宣傳培訓,讓大家充分理解公司要求和相關知識;
第二步,認真細致地落實,化整為零,長期化、長效化地推行和落實;
第三步,分階段檢查進展情況,診斷存在問題,制定有效的方法,循環深入推進定置管理工作。
【相關文章】